光颜巍巍的老师好!各位学兄、学姐大家现在好!末学陈瑞民,来自山东省聊城市莘县,是普明第115期、119期泰山论教学员。末学今年58岁,女儿16岁,估计大家会感到很诧异。说来话长,因为家庭出现了重大的变故,儿子高三时得了骨癌,2008年18岁的时候与我们阴阳两隔,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,人生从此画上句号。
儿子曾是我们当地学校的尖子生,一个特别优秀特别孝顺特别懂事的孩子。在他临走前,立下遗嘱,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山东医科大学,以供研究。因此才有了末学这个活泼可爱而又美丽善良的女儿,后来女儿在学习上出现了问题,末学很是着急,特别心疼,而又焦虑,一天一天的备受煎熬。每天都在苦苦地思索,如何改变这种状况?末学想到她以前学过传统文化,萌发出了一个让她学传统文化的念头。末学深知,唯有传统文化才能转变孩子的思想,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,才能改变命运。
于是,末学给她找到了传统文化的学堂。学了半年之后,末学又苦苦寻找既能学习文化课又能学习传统文化的学堂。迷茫之中,遇见了人生的贵人,她给末学推荐了咱们普明,参加了115期“泰山论教”,119期又来复训,同时把孩子送到了普明学堂。通过这七天八夜的学习,末学受益匪浅,醍醐灌顶,颠覆了三观。懂得了儒释道古圣先贤文化的奥秘,明白了孔老夫子的伟大智慧:孝悌忠信礼义廉耻;佛家的深信因果、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、自净其意;道家讲的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,无为而无不为。天不变,地不变,道亦不变。人有善念,天必佑之,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做到知行合一,孝亲尊师,尊师重道。链接祖先不忘本,做人常怀感恩之心,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。《孝经》云:“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”种下大爱 善的种子,心存善念,才能与五福结缘,才有可能过上富贵、康宁、长寿、善终、好德的五福人生。无条件地去爱天下及身边的每一位朋友、亲人,私心了无、无我利他,不期结果,只信因果。
老师说:“仁者,人也。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才能称之为人。一撇一捺即为人,若不撇开终是苦,各自捺住就成名。撇开财色名食睡,捺住贪嗔痴慢疑。”
通过学习,末学深深地明白了孩子问题的根源,明了好多理,懂了好多事,悟了好多道,深深地感恩高才勇哲、与世超异的恩师江老师。现在末学一一向大家汇报:
一.我是一切的根源,一切的根源是我。一切都要反思自己,都是我的错,对不起,请原谅,谢谢你,我爱你。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。
二.《中庸》云:“自诚明,谓之性;自明诚,谓之教。诚则明矣,明则诚矣。”我们要明白事理,以一颗真诚心、至诚心做人做事,做一个真正的明白人。好好地去修,好好地去悟,下功夫才能开智慧,功夫与智慧是一不是二,功夫到了,智慧自然开了;智慧开了,功夫一定到了。
三.一阴一阳之谓道,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。正如道与路的区别,道是看不见的路,是心感悟,用脑袋来走的路,是智慧;路是看得见大道,是眼看到,用腿脚来走的道,是知识。世间万事万物运行都遵循阴阳之道,我们要遵道而行,素位而行。
四.格物,格物是把所有的摆在你眼前的杂乱无章的东西,严格的有条理的放进规整的盒子里,让其井然有序;也可以说是格除物欲。
五.万物是一不是二,正如链接我们的祖根,链接祖先这个根,天地虽大,无非一男一女,追根溯源,一代一代往上推,人类的始祖是女娲和夏娃,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,一代一代传承到现在,归根结底,我们是一体的。世间的万事万物是一不是二,正如《道德经》中所云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。
六.树高万丈莫忘根,人若辉煌莫忘本。根就是本,本就是根,我们不能忘本,不能忘我们的祖先。做人要知恩、感恩、报恩。身为一个中华儿女,作为一个中国人,就要对得起自己的国家,承担起自己本该有的责任和义务,好好地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先修自己,从现在做起,从简单的事情做起,天天做,坚持做。
老师说:“成功就是正确的事情简单做,每天进步一点点,简单的事情重复做,每天提升一点点。”末学发愿为父母的微笑而读书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,为觉悟人生开启智慧成圣成贤而读书,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再次感恩戒闻精进 三昧智慧的江老师,感恩普明,感恩普明团队的所有义工,感恩大家,感恩遇见!